医院在纠纷发生后修改病程记录中的用药剂量,导致首次医疗损害鉴定结论被推翻。
医患纠纷
- -
2025-02-20 16:28:42
已帮助:98人
1个律师解答
1位律师解答

回复:
医院行为的违规性质 违反病历书写规范: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相关规定,病历应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医院在纠纷发生后修改病程记录中的用药剂量,明显违背了这些原则,属于违规行为。 破坏证据真实性:病程记录是医疗纠纷中的重要证据,修改用药剂量会使病历失去原始性和真实性,干扰对医疗过程的准确判断,影响医疗损害鉴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对医疗损害鉴定的影响 鉴定依据失真:医疗损害鉴定主要依据病历等资料来分析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等。用药剂量是判断医疗合理性、评估患者治疗情况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等的关键因素。修改用药剂量会使鉴定人员基于错误或不真实的信息进行分析,导致首次鉴定结论可能出现偏差。 鉴定程序受阻:一旦发现病历被修改,鉴定机构会对整个病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质疑,可能会暂停或终止鉴定程序,要求重新核实病历资料的真实性,如案例中南京鼓楼医院因违规修改病历致江苏省医学会终止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法律后果 责任推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医疗机构篡改、伪造病历资料的,推定其对医疗损害的发生存在过错。医院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等法律后果,如石家庄市栾城人民医院因伪造、篡改病历资料被石家庄市卫健委处罚 15 万元。 影响声誉:医院的这种行为会对其声誉造成严重损害,降低患者及社会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度,影响医院的长期发展。 后续处理 重新鉴定:在病历真实性问题解决后,通常需要重新进行医疗损害鉴定,以确定医院的医疗行为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责任程度等。 法律诉讼:患者及其家属可能会以医院篡改病历、存在医疗过错等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法院会根据重新鉴定的结论及相关证据来审理案件,判定医院是否应承担责任及承担责任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