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后不执行利息怎么算
一、法院判决后不执行利息怎么算 在法院判决后,若被执行人未按时履行判决所确定的义务,关于未执行部分的利息计算,需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进行。具体而言: 1.如果法院判决书明确规定了利息的计算方式,则按照判决书的规定执行; 2.若判决书未明确规定,则通常不计算利息。 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利息计算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维护法律文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判决后未执行利息的法律依据 判决后未执行利息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明确了迟延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包括一般债务利息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两部分。 1.一般债务利息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方法计算,若未确定则不予计算。 2.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则按照日万分之一点七五的标准,以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为基数,自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计算。 三、不执行判决利息的计算方法 法律快车提醒,对于不执行判决所产生的利息,其计算方法需严格遵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 1.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 2.还需注意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起算时间,即: (1)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计算; (2)若法律文书确定分期履行,则自每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计算; (3)若法律文书未确定履行期间,则自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通过这一计算方法,可以确保对被执行人进行有效的经济制裁,促使其尽快履行判决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