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门洗脑消费”,法律之剑如何斩向旅游乱象?
2025-03-02 16:46:06
浏览:83次
近日,“来云南被带翡翠店,上洗手间也被盯着” 的视频在网上传开,发布者老周称,自己千里来云南旅游,却被关购物店洗脑。据介绍,老周和家人乘大巴车前往昆明,先是被导游带入一家普洱茶店,之后,他们又被导游带到西双版纳一家翡翠店内,下午又被带到一家乳胶厂。老周在乳胶厂时录了一段视频,怒斥对方,称自己来云南是旅游的,不是听他们推销产品的,结果一天都被困在这里。
老周的遭遇并非个例,旅游时被强制关在购物店进行 “洗脑式” 消费的现象在多地时有发生。从法律视角深入剖析,这类行为存在诸多违法之处,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消费者权益遭侵犯
- 自主选择权受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自主决定是否购买或接受。游客报名参加旅游团,目的是享受旅游服务,游览各地风光,而不是被强制带到购物店,被迫接受销售人员的 “洗脑式” 推销,从而失去自主决定是否购物的权利。就像老周,本意是来云南旅游,却被长时间困在购物店,无法自由选择行程和活动,其自主选择权被粗暴践踏。
- 公平交易权受损:在 “关门洗脑消费” 场景下,商家往往利用信息不对称以及对游客的心理压迫,以高价售卖商品。他们通过夸大产品功效、虚构产品价值等手段误导游客,使游客在非公平、自愿的环境下进行交易。例如,一些购物店将普通的普洱茶吹嘘成具有神奇保健功效的 “神茶”,以数倍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游客,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公平交易原则,损害了游客的公平交易权。
二、旅行社及导游的违法责任
- 擅自变更行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应当按照包价旅游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安排。若旅行社未经游客同意,擅自增加购物店或延长购物时间,变更原本的旅游行程,就属于违法行为。如在老周的案例中,若旅行社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如此多的购物安排,却实际带游客前往多个购物店,便涉嫌擅自变更行程。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擅自变更行程的旅行社,可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 导游违规兜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明确禁止导游人员在进行导游活动时,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或者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若导游在旅游车上或购物店内,通过各种方式向游客推销商品,甚至以威胁、诱导等手段强迫游客购买,不仅违反职业道德,更触犯了法律。一旦查实,导游将面临责令改正,处 1000 元以上 3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对委派该导游人员的旅行社给予警告直至责令停业整顿。
三、购物店的法律责任
- 虚假宣传:购物店为了推销商品,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用途等进行虚假、夸大宣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宣传翡翠具有特殊的治病功效,乳胶制品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等,这类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根据《广告法》,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
- 限制人身自由:若购物店采取关门、派人看守等方式,限制游客自由离开,这种行为涉嫌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非法拘禁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四、消费者维权途径
- 与商家协商:游客在遭遇 “关门洗脑消费” 后,可首先尝试与涉事的购物店或旅行社进行协商,要求退款退货或就不合理的行程安排进行补偿。在协商过程中,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如购物凭证、与商家或导游的沟通记录等。
- 向相关部门投诉:可向当地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提供详细的事件经过和证据,相关部门会依法对涉事方进行调查处理。例如,老周可向云南当地的文化和旅游局以及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相关部门已介入其曝光的事件,并初步核实了涉事的零售店、组团社和地接社。
- 寻求司法途径:若消费者的损失较大,通过协商和投诉无法得到满意解决,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旅行社承担赔偿责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旅游本应是一场愉悦身心、增长见识的美好体验,“关门洗脑消费” 这类旅游乱象却严重破坏了旅游市场秩序,损害了游客权益。只有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和规范作用,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同时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才能有效遏制此类现象,让旅游市场回归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旅游纠纷律师给您专业的旅游纠纷法律咨询服务.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系作者结合相关知识汇总而来,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亦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如若内容涉及侵权或错误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删除!